【韓劇】芝加哥打字機(시카고 타자기):不受收視率追捧的文藝通俗電視劇。

【韓劇】芝加哥打字機(시카고 타자기):不受收視率追捧的文藝通俗電視劇。


用電影的規格和卡司製作電視劇,儼然成為韓劇的特色,在tvN所推出的《芝加哥打字機》當中更是聚集了影帝和影后,搭配上口碑保證的製作團隊,可是近來這樣的搭檔卻不是收視保證的萬靈丹?!

由透過《思悼》獲得韓國青龍獎影帝劉亞仁和《我妻子的一切》封后的林秀晶,還有在《回答吧1988》與《忌妒的化身》大放光彩的高庚杓主演,搭配熱門劇作《擁抱太陽的月亮》和《Kill Me Heal Me》的陳秀完編劇和《通往機場的路》的金哲圭導演共同打造的作品,在接連看了十集之後不得不讚嘆於編劇、導演和演員間的組合。如畫般的取景和細節打造搭配上不時有著深意和感動的台詞的出現,還有演員間細緻的演繹,這部看似文藝的作品,其實意外地通俗。
用「電視」收看電視劇的比例僅有19.99%;用「網路」觀看則高達41.35%。───《2014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文化部出版

「收視率」是大眾判斷一部作品是否受到觀眾歡迎最直接的工具,可是它所代表的群體越來越少,原因就在於現今觀眾不再只透過電視進行節目觀賞,更多會是以各式不同的移動裝置和平台進行收看,並且比率更是逐年增高。也因此,像是中國開始以「點擊率」和「微博熱門話題」作為另一種觀看指標。收視調查龍頭尼爾森在近年推出數位廣告收視率,希望可以了解『第二銀幕』的深入受眾行為,也積極地與Twitter和FACEOOK合作,掌握更全面性的觀眾喜好。


也因此單以收視率評斷一部戲劇非常的可惜,過去我們總容易地會把低收視率和製作不經實的作品畫上等號,可現在有越來越的多作品並不是因為這類的原因,而可能是因為它所背負的訊息量太多,讓人難以進入狀態。

芝加哥打字機,是以湯普森衝鋒槍開槍的聲音像是打字機,又是芝加哥黑幫的最愛而得名,而根據相關花絮所透露出的訊息,也才知道它同是京城革命份子們常用的槍枝。再連結上劇中田雪所說「筆比刀更銳利、打字機比槍更厲害,讓你寫些好的作品,不要寫勾引女人,追求名利富貴的那種作品,而是真正偉大的作品。」,也將這部劇所涵括的意義全數呈現。
像國家的國家、像總統的總統,用燭光照亮國民的光化門時代,請不要在那之上,請站在那中央為我們創造更好的大韓民國。 ───劉亞仁

故事建構在一個需要有歷史概念的基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題材的選擇則是堅固了它想要傳達「祖國的解放和夢想,只要不放棄就能夠實現」的概念。這些文句一出,該是嚇跑了許多只想輕鬆度過週末時光的人,尤其牽扯到歷史和文學這樣比較硬的題材的同時,就像是設下了多道的門檻,可或許也因為劇本的深度,吸引了這些縱橫大銀幕的演員們回歸電視劇。尤其當第九集的那一句「辛苦了」,瞬間會讓人秒懂吸引演員們接演的原因,它就像是顆核彈炸在每個觀看的人心上並且盪起漣漪,因為對照現今的社會,除了這句話,我們其它無從說起。


這次的音樂導演南惠聖同樣也製作了《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在抓不透的劇情底下所展開的故事,最先讓我注意的是這部的配樂,從在第一集當中韓世宙的海外簽名會所搭配的CeeLo的《 Better Late Than Never》,開場白的第一句「It might sound crazy, But I think I recognize her from a dream」,帶出她對於田雪的第一印象,更甚至對白都是從這句來做延伸。

因為是以文學作為題材背景,編劇將各段劇情的關聯性透過字句進行串連,在劇中,許多演員的台詞它延伸的不僅是現在和未來,更連結了過去,還有的就是文字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場景設置上也用了許多的心思,如果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兩個時空當中的寫作室裡的雲梯和窗戶都是連結時空的一個巧妙的設置。但是,這樣的細節卻意外的因為這個有著濃厚文藝底蘊的設定,成為了少數人觀看時的樂趣。


為了不讓作家的這個角色流於俗套可又不希望帶有太多的疏離感,在前四集當中大量地使用《戰慄遊戲》的台詞,除了用通俗的作品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也讓作家身分的合理性得以證明。就連劇中人物們出現的外景都是相當的符合每個人物特色,也因此讓許多的觀眾當中跟著走進許多以文學作為布景概念的實際店家。

現今的韓劇製作,賣點變得非常多元,從過去只看演員到現在就連製作團隊都一併重視的情況下,也在兩年前一集約兩千萬的製作成本,到現在幾乎是翻倍製作。又因為品質保證而使得在開拍前就靠版權、置入性行銷以及廣告幾乎已全數回本,這也讓電視劇的製作開始往內容面深化與廣角化發展。但這也在測試觀眾對於題材的偏好程度。
缺乏想像力的狹隘、苛刻、自以為是的命題、空洞的術語、被篡奪的理想、僵化的思想體系。對我來說,真正可怕的是這些東西。 ───村上春樹 《海邊的卡夫卡》
看的出來編劇已經發揮極大的想像描寫大時代下的國族和兒女情長,也用最為通俗的方式來解釋其中的複雜的社會現象,想讓大家更低門檻的踏入,只不過以濃厚的文藝質感進行包裝,同時也侷限了觀眾和它接觸的機會,因為更多數的人將戲劇的觀賞作為一種休閒娛樂,輕鬆與超現實成為了必要的樂趣,尤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知識的灌注固然備受喜愛,卻不代表它能夠輕易與人連線。


一時的收視率所創造出的話題性,雖然充滿吸引力,但對我而言,《芝加哥打字機》是一部會讓人深深著迷的作品,它不隸屬於具有爆發力的作品歸類,而是充滿底蘊並在發酵後給人感動,然後在不斷地回味後,成為難忘的美麗的風景。



文章撰寫:海那
圖片來源:芝加哥打字機@facebook
資料來源: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看雜誌

Ψ本文同步刊載於【娛樂重擊】:不該被「收視率」綁架的好劇!看韓劇《芝加哥打字機》怎麼在通俗與文藝間斡旋
FACEBOOK TWITTER TUMBLR PINTEREST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