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我唯一的守護者(하나뿐인 내편):不再成為「國民連劇劇」指標的收視率。

【韓劇】我唯一的守護者(하나뿐인 내편):不再成為「國民連劇劇」指標的收視率。


在韓國,自從2010年的《麵包王金桌求》後,又再次迎來另一部創紀錄超過50%收視率的電視劇《我唯一的守護者》。

《我唯一的守護者》就跟臺灣的八點檔很像,不管從哪一集來看都可以接得上劇情,從首播開始收視率就超過20%,播了40集後站上30%,然後在90集過後更是從40%起跳,收視率的持續成長,而這部在首爾圈之外更是熱門,像是100集的時候在大田的收視率落在49.8%-56.3%、大邱的收視率則是47.7%-54.2%釜山也是落在48.4%-54.0%,都是平均值超過50%,要稱是國民連續劇一點也不為過。



會有這樣的成績主要也是因為周末因為是多數觀眾在家休息的時間,所以在南韓無線電視台的周末劇收視率要突破20%才算是一部被觀眾接受的連續劇.而隨著市場分眾越來越明顯,短篇電視劇的演出者以當今年紀落在20-40歲間的人氣演員所佔據,不少邁入中年的實力派演員開始往中長篇電視劇中尋求角色並運用自身的演技引領整部戲劇演出,像是車仁表、安在旭、張瑞希、延正勳等演員們都開始走進週末劇,隨著每次的作品都是長達將近半年,也讓觀眾養成高忠誠度,也讓許多在短篇電視劇當中苦無發揮的演員們,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有一方舞台。



周末電視劇可以說是一片藍海,因為中長篇的作品可以讓編劇完整的呈現每個人物背後的故事,也有許多代表性的作品,像是也因為長時間的曝光度,使得許多國民演員陸續誕生,最具代表性的像是2006年李相基的《家有七公主》、2012年李寶英靠著《我的女兒瑞英》重回收視女王寶座、2013年IU首度擔當主演的《最佳李純信》擔任主角,還有李幼梨接連透過周末連續劇《一閃一閃亮晶晶》、《來了!張寶利》以及《爸爸好奇怪》成為收視女王與代言女王。

而《我唯一的守護者》的女主角Uie其實這不是她的第一部周末電視劇作品,在2011年所出演的KBS周末電視劇《烏鵲橋兄弟》讓他首度獲得了演員身分的認同,憑藉這部作品獲得第48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新人女演員。之後在2016年和李瑞鎮所合作拍攝的MBC週末特別計劃劇《結婚契約》除了斬獲人氣外,同樣獲得電視台演技大賞的特別企劃部門女子最優秀演技獎以及韓國廣播攝影導演聯合會所頒發的畫梅獎最佳女演員。(延伸閱讀:【韓劇】在庸碌生活裡找到愛與人生的價值:結婚契約(결혼계약)。)



但面對題材日漸推陳出新的短篇電視劇,《我唯一的守護者》雖然成為今年度KBS電視劇的招牌節目,可是卻被許多人認為這是KBS製作最糟糕的電視劇,所指的不是演員的演技,而是它的題材與70年代的連續劇沒有兩樣。改變與家庭的意義不斷地擴張的社會下,電視劇當中不斷地強調從襁褓中就沒有見過面的父親,但是是殺人犯的女兒而在愛情線上充滿曲折。然而又因為這樣的劇情對收視率有所提升,不斷地重複劇情而被詬病。

面對大眾觀看電視劇的管道其實更加廣泛,收視率也不再是唯一的指標,過去超過50%收視率的電視劇會被稱為是「國民電視劇」,但是現在這詞卻成為了貶抑的代名詞,因為留言板上的內容更多是對劇情的批評多於討論。面對有線電視台不斷製播創新題材而備受話題並且具有收視率,再望向無線電視台其他製播的電視劇的收視率長年徘徊在5-10%,可這類保守傳統的連續劇作品成為收視保證,因此如何在保守與新創中取捨也成為電視台的課題。




文章撰寫:海那
圖片來源:官網
資料來源:enterMEDIA中央日報Yonhapnews
FACEBOOK TWITTER TUMBLR PINTEREST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